6月13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匠心中国”故事大会决赛在逸云楼举行,经过前期紧张的初赛,共有30位学子(团队)入围决赛。党委书记、校长李洪渠,党委副书记胡象斌,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校团委全体教职工及各二级学院分党委书记、副书记、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到场观赛,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
让我们一同走进会场,倾听青春之声里的“匠心中国”。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中央有要求,武职有行动,为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出实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做文章。为了把“匠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开来,让“工匠精神”入脑入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本次“匠心中国”故事大会比赛。学校全体学生,围绕“匠心中国”主题,结合各自专业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匠人匠心的故事。
校党委副书记吝秀云介绍,“匠心中国”故事大会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匠心中国”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之前举行的“匠心中国”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青年工匠进校园开展“匠心中国”巡讲活动,同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政品牌的平台,目的在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以匠心治学、以匠心做人、以匠心处世。“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通过让学生们自己讲述匠心故事,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树立求知精技的精神和信念,让青年人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激发他们争做新时代‘大国工匠’的信心和勇气。”吝秀云说。
青春之声二:讲了哪些“匠心中国”故事?
“When I left here,Willows shed tear…”伴着悠扬的音乐,外语外贸学院商务英语18302班的龚婧,用流利的英语为现场观众朗诵了英译本《诗经·采薇》中的片段,并由此引出了我国最杰出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择一事,终一生,用一生捍卫译文之美”的故事。龚婧说,许渊冲先生具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追求卓越、勇于突破的品质,许渊冲的译文音美、形美、意美,从细节、创新、态度等方面,诠释了一位在翻译事业上奋斗了六十余年的翻译家的“匠心”之美。
“同学们,你们见过凌晨3、4点钟的街景吗?环卫工人们一定见过!”来自商学院的选手杨丽赟,以《街上最靓的那抹橘》为题,讲述了“大国工匠”、环卫工人李德的故事。这位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的“干部子弟”,毕业被分配到了环卫部门,他克服了内心的不甘,埋下头来默默做事,在工作的30余年间,先后革新了106项技术,获得9项国家专利。为了实现“让环卫工人的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严”这个朴素的愿望,仅有初中文化的李德苦心钻研,研究出了国内首辆小型吸污车,让一个听着就“有味道”的工作,彻底变成了“无味道”作业。2018年5月,李德从全国技术能手中脱颖而出,被选入中组部组织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国情研修班,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航天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等各行各业的69名顶尖人才一起学习。“从小事做起、从专业做起,把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李德的匠心,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匠心。” 杨丽赟说。
“我是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可是,我结出的果实并不香甜……”生物工程学院的王平安一上台,便用楚楚可怜、近乎羸弱的声音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大家伸长脖子侧耳倾听,原来,王平安讲述的是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培育猕猴桃新品种的故事。在故事里,王平安“化”作一粒小小的猕猴桃种子,在钟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精心培育下,终于结出又大又香甜、备受人们欢迎的果实。王平安说,钟扬教授十余年如一日,选种、育苗,再选种、再育苗,用匠心培育猕猴桃新品种,用生命守护中国植物基因库,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大学生学习和传承。
……
30位选手,每一位都在用心讲述自己理解的匠心故事。各行各业的“匠人”们,通过学生们的讲述,“站”到了观众们的面前:他们是双手粗糙、心思细腻的篾匠,是甘居幕后、默默无闻的皮影戏匠人;他们是研究中国天眼、建成FAST工程的科学家南仁东,是执着专一研究C919大飞机的大国工匠胡双钱;他们是“误把墨汁当红糖”、一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家陈望道,他们是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傲骨“迎春花”、著名外交官华春莹;他们是遥不可及的大专家、大学者,他们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平凡人……
青春之声三:“匠心中国”故事讲得怎么样?
“匠心中国”故事讲得怎么样?一个字,好!
30名学生选手围绕“匠心”,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或正经八百、或轻松俏皮,他们用真诚、真情,生动演绎着一个个与“匠心”有关的故事。
讲到精彩之处,现场观众们自发地叫好、喝彩;遇到学生紧张“卡壳”,现场观众不禁也捏一把汗,并及时用掌声为选手加油鼓劲。
听完2号选手谭羽讲完《魂向天际觅蝉鸣》的故事,坐在建筑工程学院席位的一位教师,拉了拉旁边的老师:“这个故事讲得还不错,结构完整,与匠心主题扣得蛮紧!”
7号选手朱博豪带来他的故事——《海思的星火》,他声音洪亮、激情满满,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指导老师陈澄在观众席位上全神贯注地倾听,时不时小声嘀咕一下:“这个节奏还可以”“哎呀,这里有点小失误”。
“突破精度极限,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高凤林,为火箭铸心,为民族铸梦!”当20号选手何灏冉用感动中国颁奖词结束自己的故事时,全体同学似乎受到了感染,自发地叫好,现场掌声一片。
本次“匠心中国”故事大会比赛决赛评委组组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合强做总结点评。他对学生们的表现表示了充分肯定,他说,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匠心”,加深了学生们对匠心的理解;所讲的故事紧扣专业选材,且联系了经济社会背景中的热点事件,具有家国情怀。“看得出来,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是在用‘匠心’讲‘匠心中国’的故事。本次故事大会,可以说超出了预期。”刘合强说。刘合强在点评中总结出本次故事大会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上有灵魂、有核心、有结构,表达上有技巧、有情感、有张力,大家的心里有观众,在题材选择、演讲技巧的运用、“匠心”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等方面可圈可点,各位获奖选手名副其实。
武职之音:“匠心中国”大戏落幕思政创新奋力起航
从5月到6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火热的,这所以“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为己任的高职院校,被“匠心”文化深深浸润着,“匠心中国”大戏连番上演,“匠心中国”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精彩纷呈,“匠心中国”大型巡讲鼓舞人心,“匠心中国”故事大会感人肺腑。全校两万余名学生、一千余名教职员工,宣讲匠心、践行匠心,并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用各自的方式和节奏,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重新解读、深度解读。
校党委副书记胡象斌说,在学生中开展“匠心中国”故事大会,一方面能加深他们对匠人、匠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保有家国情怀,激起他们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校党委书记、校长李洪渠表示,“‘匠心中国’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思政教育契合高职特点,这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武职方案’。事实上,近年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具有高职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思政创新品牌,从前几年试行到今年集中推出的‘匠心中国’系列活动,可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个厚积薄发的产物。”李洪渠说。
李洪渠介绍,“匠心中国”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匠心中国”系列大型巡讲、“匠心中国”故事大会,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匠心中国”思政创新品牌的三个平台,三个平台“三位一体”,共同推动“五个思政”落地见效,共同推进“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落实落细。
经过5个多小时的比赛,“匠心中国”故事大会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外语外贸学院龚婧,商学院杨丽赟、张悦获一等奖;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朱博豪、严思帆,文化与传媒学院曹辰昊、席浩瑜、朱晨光,生物工程学院王平安,外语外贸学院赵小茗、包涵获二等奖;机电工程学院向建君,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谭莉、刘谨铭,建筑工程学院张明蕾、谭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朱丹妮、曾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何灏冉获三等奖。
随着“匠心中国”故事大会的成功举办,“匠心中国”系列活动暂时落下帷幕。然而,匠人匠心,这种信念、这种情怀、这种对家国对民族的大爱,是传承不息的烙印,她,深深烙在武职人的心里,助推武职思政创新品牌,奋力起航……